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关注 金鼎学社 公众号,免费领取赚钱项目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 备注:领取项目

音乐,这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,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载体。当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,就一定会有相对应音乐形式的出现。在中国,自古以来就有乐教之说。音乐更是被赋予了陶冶情操、移风易俗的功能。

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,原为孔子六经之一的《乐》已经失传,但是在汉朝礼记》中的《乐记》却流传了下来。

那么,在汉朝人的生活中,音乐起到了怎样的教化作用呢?

“音”和“乐”起源

现在人们常说的四书五经,其实是缺少了《乐》经的。原本是诗、书、礼、乐、易、春秋,共计六部经典。但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,《乐》这部经典已经失传,流传下来的只有《乐记》。

《乐》是经典,《乐记》是人们品读经典时候的“记录”,或者可以理解成为是带有一定个人理解的读书笔记。

尽管原文已经失传,但是我们从后人的记录中仍然可以看出古人对“音乐”特殊认知。

在史书记载中,黄帝时期的伶伦,首先创造了能够发出声音的乐器。伶伦仿照凤凰的声音制造出了六律六吕,共十二律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1962年,在我国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,人们发现了距今八千多年用仙鹤腿骨制成的骨笛。由此可见,我国的音乐文化已经很早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。

在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上,清楚地写着“宫商角徵羽”五音,并且可以旋宫转调,完成极其复杂的多音阶演奏。

但是,这些乐器在古代大多都是以礼器的身份出现,而并非现代音乐的民间娱乐功能。

在《乐记》中,记载了古人对音乐更深层次的认识,不仅研究音乐的音、律,而且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功能,以及音乐能够带来的社会效应。

儒家文化中,声、音、乐,有着不同的意义。

“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”。物体运动产生的声响,被人们所感受到的,称之为“声”。是风声、雨声、撞击声,传到人们的耳朵中,人们从心里感受到的声响。

“声相应,故生变”是说不同音节的声音可以交织成为曲调。“变成方,谓之音”,是说不同的声响相互配合,通过一定的变化形成有规律的音节,就是音律。人们通过把声响结合成音律,用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,或悲、或喜、或狂躁、或平静,就像我们今天的美声、通俗、民谣摇滚之类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而能够被称为“乐”,则必须是内容纯正、结构和谐、旋律高雅,使人平静、向善的这一部分,称之为乐。也就是“乐者,通伦理者也”。

鸟兽能够听见声响,但是并不能理解音律的意义,“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,禽兽是也”。

普通的民众百姓,能够被音律所鼓舞、带动情绪,但是却并不知道何为高雅,“知音而不知乐者,众庶是也”。

只有真正有德行的能人志士,才懂得“乐”的含义,“唯君子为能知乐”。

通过《乐记》中的这些记载,我们可以看出:古人认为普通人比鸟兽要高级,因为他们懂得音律;君子要比普通人优秀,因为他们懂得“乐”。如果普通人能够懂得“乐”的道理,那么他就已经近乎于“礼”,“礼”和“乐”都懂了,那就是“有德”的贤人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“音乐”与人的“天性”息息相关

“音”和“乐”相近,仅有细微差别。但正是这细微的差别,却能让人产生质的变化。

战国时期魏国的开国君主魏文侯,曾经问子夏。

“我端正地戴着帽子,工整地穿着礼服,稳稳地坐在那里听古乐。可是听了不大一会我就睡着了。但是我听新乐,哪怕听了一夜,我也愿意听,也不犯困。这是为什么呢?”

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,用“音”和“乐”为魏文侯做了解释。

“你以为你听到的那些郑国、卫国那些新式的歌曲是乐,其实那只是音律而已。那些人穿着奇装异服在台上乱蹦乱跳,你只是看到一时的有趣,但事后却不知所云。反倒是那些古乐,能够让你跟着乐曲感到恬静安详,这就是‘音’和‘乐’的区别。”

这是在《乐记》中记载的一则故事。魏文侯听古乐可以听到睡觉,但是听新潮的“流行乐”却越听越上头。这正如今天的人们一样,对“新潮流”“流行风”很容易接受,但是却对古典乐不感兴趣。

《乐记》中指出,人的天性是生来就喜欢安静的,但是当感受到外界的变动,就会容易跟着做出相应的行动,这也是人的本能。

面对外来的事物,人的心里虽然有爱、恶之分,但是却极容易受到外物的引诱,从而丧失节制。如果不能够及时反省,那就很容易让人做出胡作非为、情欲泛滥等有悖天理的事情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《乐记》中说“凡音之起,有人心生也”。音乐其实是源自于人们的本心之中的,人们的内心决定了音乐的清浊,清浊的音乐也同样影响了人们的内心和情感。

同样的理念,在荀子的《乐论》中也有提及。荀子认为,乐的本意就是让人们欢乐。

人们为了追求欢乐,必定会用声音和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情,这是人们的天性使然。但是,如果表现得过度,则失去了平衡,会变得混乱、不合规矩,甚至是变成混乱。

荀子认为,古人创造出《雅》和《颂》之类的乐歌,就是为了用这种平和的乐曲来引导人们。人们在祭祀祖先的宗庙里听乐歌,都会毕恭毕敬;和乡邻们一起演奏、聆听乐歌,人们都会变得和谐;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聆听乐歌,家庭就会变得和睦。

儒家的观念中,“中和”的观念极为重要。无论过于倾斜哪一个方面,都是失去了“中”,想要稳定,最重要的就是“和”。而有了“乐”的帮助,人就会更加容易保持在“中和”的人性基准线上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制礼作乐,人为之节

《乐记》的《乐本篇》中把音乐分成了三种:安详欢乐的治世之音、怨恨愤怒的乱世之音、哀伤忧思的亡国之音。这三种音乐通过不同的乐理,反应出不同状态下的国家状态。“宫商角徵羽”五种音律,也对应着“君臣民事物”,五音不乱,则国家不乱。

也就是说,国家是否会平安,主要是取决于人是否安静、平和。

在我国古代,人们认为皇帝想要治理好国家,不应该整天呆在深宫后院之内,而是应该效仿上天“巡视”的岁星,每年下到基层去了解民间的实际情况。

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上方,各有一只瑞兽。面朝宫殿的一只,叫做“望君出”,意思是希望君主能够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;面朝宫外的另一只,叫“望君归”,就是希望外出巡视的君王不要过于贪图外面的花花世界,还是尽快回到自己该有的位置上处理国家大事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君主巡视到地方,如果听到当地的民歌是欢快愉悦的,那么就说明当地的百姓生活是快乐的,官员就会受到嘉奖;如果当地的民歌是哀怨的、悲伤的,那么就是说明百姓生活得并不开心,君主就会调查当地的官员。

如果官员能够把各个地方的优秀政策、风土民情、雅乐歌声记录下来带给君主,君主又能够把这种好的乐歌、风俗习惯向各地推广,从而改变其他地区的不良风俗,这就叫做“采风”和“移风易俗”。

古人认为音乐是最能够打动人们内心的,人人都希望得到快乐“故人不耐无乐”。但是,得到了快乐之后,人不能放浪形骸,“乐,不耐无形”,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消极的、堕落的,那么就是会给社会带来坏影响的,“形而不为道,不耐无乱”。

如果人心不能够及时地得到教育、疏导、管理,那么就会对社会造成影响,也就是“教者,民治寒暑也,教不时则伤世”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相反的,如果能够用礼来节制百姓过于偏颇的心志和方向、用乐曲来调和人们不和谐的声音、用行政机构的手段和力量加以推行和实施、用刑罚的严厉来进行控制和防范,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从下到上一片和睦。

儒家思想希望能够“乐由中出,礼自外作”,希望能够通过高尚典雅的“乐”来感化、说服民众,创造一个“民守礼、国无乱、勿以武、罚无刑”的理想型国度,也就是实现理想的“王道国度”。

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,周代儒家音乐思想在什么中有详细论述

《乐记》,强调了“乐”可以“移风易俗”,相信“乐”可以对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力。其实,始终都是在强调情感的作用。

人们在情感的基础底层,有了对“正邪”的判断,有了对“礼仪”的遵循、“道德”的尊崇,那么就会生机勃勃、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反之,则只会“礼崩乐坏”。

虽然儒家的这种思想还是过于理想化,有些过于夸大“乐”的作用,但是从道德价值和教育思想方面来说,《乐记》在今天还是有很大的值得借鉴价值的。

参考资料:

《礼记·乐记》戴圣(西汉)

《乐记一卷》马国翰(清)

《乐记补说》李文察(明)



游戏试玩赚钱,添加客服微信:709425133  备注:游戏试玩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9425133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4545.com/45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