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 金鼎学社 公众号,免费领取赚钱项目,添加客服微信:qiniu1001 备注:领取项目!
书、画并非同源。
古人说书画同源,赵孟頫的,说得更为明确。
按赵孟頫所说,书、画的点画起承转合、形体结构、章法布局之规矩都有雷同,是为“书画同源”。
说明“书画同源”是有条件的。
从书法、中国画属性而言,同为毛笔下的线质艺术,但是线质的使命,或者说线所表现的目的具有本质不同。
早在汉代,蔡邕在《笔势论》中,以“肌肤之丽”形容书法线质的纯度。自古以来,通常以“篆籀氣”、“金石气”、“血肉筋骨”“屋漏痕”等等,形容书法点画质量;而绘画的线质其本身没有单独存在的意义价值,一切都是围绕形质结构,取决于画面的效果,也就是说,绘画的线质没有完全独立的品格,皆服从于画面。所以,其线质不是以“纯度”为标准,而是以“相似度”为前提,可以说绘画的表现手法跨度、轻松度以及表现的丰富性、多变性与书法是完全两回事。
从这个意义上延伸出来,我们对书法审美的认识就不能理解为画面的效果。
现代一些所谓的创新书法,其实就是借“书画同源”之名,为了画面的形式效果,不择手段、为所欲为,完全无视传统书法对点画线质的严谨度、“纯度”,以致出现了千姿百态的“丑书”、“俗书”等。
还有将“书画同源”误解为“书法无法”。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根本没有书法基本功的画家、名人、权贵,乘自己个人的权利地位魅力,占有话语权、主导权,往往以文化涵养、博学多识,天赋异禀等融入书法为借口,冠以有思想内涵,有文化底蕴的书法。殊不知,这是典型的无视书法之“法”,牺牲传统书法之本体精神。
不可否认,名人、权贵的渊博学识,但术有专攻 ,业有所长。
徐悲鸿先生曾说:“天下有简单事,而为愚人制成复杂,愈远愈失去益远者,中国书法其一端已。”他还说“古人并无‘笔’,更无今日之所谓‘法’”。
类似于这些观点非常普遍,的确,书法就是简单的事,是有人为的因素,使得简单书法变得越来越复杂。
但是,这不等于书法没有法,徐悲鸿先生说的“不拘于法乃为至法”才是真谛。
当下对传统书法最大的误区存在两个极端。一是书法无法论,读书须用功,学识要修炼,读万卷书 ,行万里路,文化有底蕴,资历阅历丰富,随手挥洒写便是书法。
二是书法神化论,什么魏晋笔法秘诀,王羲之托梦传笔法、技术体系;创作作品笔笔都要有古法;一旦发现真正的笔法,书法史都要重写;谁谁谁又发明了笔法、创新了笔法……等等,使得书法的神秘面纱添了一层又一层。
综上所述,我以为,徐悲鸿先生是文化前贤、大画家,他的站在自己角度说书法,难免有失偏颇,正如“书画同源”说一样,需要我们自己去领悟其中的深刻道理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004545.com/4149.html